黄清老 简介
黄清老 huáng qīng lǎo
元代诗人
(1290—1348)元邵武人,字子肃。笃志励学,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,除翰林国史院典籍官,迁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。出为湖广儒学提举。时人重其学行,称樵水先生。有《春秋经旨》、《四书一贯》。
本名 | 黄清老 | 别名 | |
字号 | 所处时代 | 元代 | |
民族族群 | 出生地 | ||
出生时间 | 去世时间 | 1348 | |
主要作品 | 《访子威都事不遇》、《福山庵·晨光海上来》、《海子上有期》、《天运不已岁时又春》、《天运不已,岁时又春,学已可乎!作自勉诗呈》等 | ||
主要成就 |
同期其他诗人
-
郑光祖
郑光祖(1264年—?),字德辉,汉族,平阳襄陵(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)人,元代著名杂剧家、散曲家。所作杂剧可考者十八种,现存《周公摄政》、《王粲登楼》、《翰林风月》、《倩女离魂》、《无塩破连环》、《伊尹扶汤》、《老君堂》、《三战吕布》等八种。其中,《倩女离魂》最著名,后三种被质疑并非郑光祖作品。除杂剧外,郑光祖写散曲,有小令六首、套数二套流传。
-
高启
高启(1336-1373)汉族,江苏苏州人,元末明初著名诗人,与杨基、张羽、徐贲被誉为“吴中四杰”,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“明初四杰”,又与王行等号“北郭十友”。字季迪,号槎轩,平江路(明改苏州府)长洲县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;洪武初,以荐参修《元史》,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,受命教授诸王。擢户部右侍郎。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,获罪被诛。高启曾为之作《上梁文》,有“龙蟠虎踞”四字,被疑为歌颂张士诚,连坐腰斩。有《高太史大全集》、《凫藻集》等。
-
赵孟頫
赵孟頫(1254—1322),字子昂,号松雪,松雪道人,又号水精宫道人、鸥波,中年曾作孟俯,汉族,吴兴(今浙江湖州)人。元代著名画家,楷书四大家(欧阳询、颜真卿、柳公权、赵孟頫)之一。赵孟頫博学多才,能诗善文,懂经济,工书法,精绘艺,擅金石,通律吕,解鉴赏。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,开创元代新画风,被称为“元人冠冕”。他也善篆、隶、真、行、草书,尤以楷、行书著称于世。
-
虞集
虞集(1272~1348)元代著名学者、诗人。字伯生,号道园,人称邵庵先生。少受家学,尝从吴澄游。成宗大德初,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,李国子助教、博士。仁宗时,迁集贤修撰,除翰林待制。文宗即位,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。领修《经世大典》,著有《道园学古录》、《道园遗稿》。虞集素负文名,与揭傒斯、柳贯、黄溍并称“元儒四家”;诗与揭傒斯、范梈、杨载齐名,人称“元诗四家”。
-
行端
(1254—1341)元僧。临海人,字元叟,一字景元,自称寒拾里人,俗姓何。世为儒家。十一岁在馀杭化城院出家。成宗大德中赐号慧文正辩禅师,主中天竺,迁灵隐。后主径山作大护持师二十年。工诗文。有《寒拾里人稿》。
-
萨都剌
萨都剌(约1272—1355)元代诗人、画家、书法家。字天锡,号直斋。回族(一说蒙古族)。其先世为西域人,出生于雁门(今山西代县),泰定四年进士。授应奉翰林文字,擢南台御史,以弹劾权贵,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,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,左迁淮西北道经历,晚年居杭州。萨都剌善绘画,精书法,尤善楷书。有虎卧龙跳之才,人称燕门才子。他的文学创作,以诗歌为主,诗词内容,以游山玩水、归隐赋闲、慕仙礼佛、酬酢应答之类为多,思想价值不高。萨都剌还留有《严陵钓台图》和《梅雀》等画,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人物生平
自幼天资颖悟,五岁能日记数言,七岁会写文章,青年时好学而不倦,把乡间藏书借个遍,并虚心向乡里的先贤学习,立志要以黄中美、黄德裕为榜样,做个光宗耀祖之人。黄清老年轻时曾受业于乡处士严斗岩门下,深得老师的推重。当时一般读书人都热衷于入仕做官,而黄清老却笃志励学。他写得一手好诗词,好文章,被传到路道,部使特地要会见黄清老,会见后部使认为,黄清老确有真才实学,是个难得人才,不久被任为建阳县学官。在建阳县任学官时,致力治学,深受门生的爱戴。后又调任三山书院山长,他却婉言辞退,回到禾坪。回家后,很多乡里的人,要其接受子弟,并有许多应酬。不久,他带着大批的书籍,隐身邵武的福山寺翠微阁,以读书为乐,研究古代之经史、诸子、诗词等。元朝统治者,刚立朝时,官员多是由人荐举而入仕,后又仿效唐宋,搞科举取士。但在黄清老那个年代,福建省只是路,不是道,行中书省只设在道,福建、浙江合为一个行中书省,行中书省府设在浙江。朝廷要举行科举,乡试要到浙江去试,当时大家都认为黄清老学问富车,他可以去考举人。果然,泰定三年(公元1326年),黄清老到浙江参加乡试,果然名列第一。第二年参加会试,即礼部试,又以优登进士第。在元朝,要中一名进士,可不能与宋朝比,可以说是难上难,元朝统治中国九十七年,邵武才出了三名进士,黄清老为第二人(第一人为龚谷,第三人为龚彦),足见黄清老文才出众。在元朝,即使是中了进士,朝廷也不可能给安排要职。黄清老中进士后,给他的授职只是翰林院典籍官。后来任应奉翰林文字,同知制诰,兼国史院编修官。在任国史院编修官时,有幸参与《英宗、明宗实录》一书的修撰,从此,地位得到提高。由于黄清老的文字功底厚,当时的朝廷诏令,祝册等文,多出自他手,可以说是朝中的大手笔,成为一时红人。元统初(约公元1333年)朝廷调他任湖广行中书省的儒学提举,即行中书省的教育主管。他在儒学提举中,是个非常称职的官,他提倡循循善诱,激掖后进,使许多弟子学业激进。一时许多名门贵卿争送子弟投其门下,并且受业多有成就。朝廷的许多臣子,向皇上上疏,要求把黄清老调到国子监执教。但在至正八年(公元1384年),年才59岁的黄清老就去世,调国子监之事未成。黄清老有诗集,名叫《樵水集》,由邑人徐干刊行,收入《樵川四家诗》的一家。他与黄镇成(邵武故县人)被后人并称“诗人二黄”。黄清老的文章诗词,被后人评为“为文题材多属题画咏花,应酬赠答,碑传题跋”之类。因当时属元朝,诗人不敢写其他方面的诗,怕有人借诗文而搞陷害。此外,黄清老还有《春秋经旨》、《四书一贯》等书集行世。
后世纪念
黄清老,因为在元朝当了官,邵武人曾一度把他列为不忠不孝之列,在乡贤祠里有黄镇成而无黄清老,在忠考祠里更没有他的位置,就连禾坪人在天符山修建奎楼,祀诗人严羽、黄镇成,而本和平人黄清老却不列其中。,有人提出在福山修建一个亭子叫听雨轩,以纪念黄清老,结果,也被人反对,没有修成。黄清老的业绩,主要是教育改革,使教育质量提高,为人所推崇,并没有什么过错,不给黄清老的乡贤以待,应当说是一种偏见。邵武人在能否给黄清老乡贤之争,一直到了清代,清初还是有人反对。清朝中叶,有人在熙春山修建秋声楼时,在亭里祀黄镇成,也把黄清老的牌位立在其中,黄清老的邵武名人地位,才得到承认。黄清老的诗文,在邵武民间流传很广。特别是在福山,人们上到福山,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黄清老的诗:“晨光海上来,云气升万壑。鸡呜落花中,残钟度城廓。庵僧戴星出,我自饭藜藿。宁知天地心,但有山水乐。书灯夜摇动,风露侵几阁。开扉得新月,欲掩见栖雀。烟霞暂相违,笔砚庶有托。但留松间雪,付与双白鹤。庭柯换故叶,林竹蜕新箨。何日芝草生,努舟赴前约”。黄清老的书法也是比较出名的,在邵武民间曾有人收藏黄清老的书法,在和平和邵武的一些古民居中,还有人摸仿黄清老的手书而自赏。
诗作选摘
【招友人】晨雨洗余花,尘虑日萧散。芳草绿如茵,空林坐春晚。遥思江上客,尊酒愧折简。临流撷嘉蔬,共此林下饭。【访子威都事不遇】清晓抱绿绮,来就夫君弹。夫君久已出,野水流花间。石涧度微雨,秋生湖上山。松阴坐永日,心与云俱闲。人事有离合,白鸥聊共还。【题牧牛图】平原雨多烟草浮,牧童驱牛如挽舟。柴门正在水深处,青山流过屋西头。【友人见访不遇】君乘白鹤下青云,我入春山听晓莺。可惜小楼风雨过,无人收拾万松声。【送马编修】军山流水绕旴城,曾记维舟听晓莺。君过柳阴聊驻马,春风叶叶是离情。【天运不已,岁时又春,学已可乎!作自勉诗呈】东风一笑可人心,旋沥新醅对客斟。山色未匀春意浅,梅花已老白云深。半轩依竹闲听雨,千里怀人欲抱琴。试问樵溪隔年意,碧波东注渺难寻。【柳絮风】三月韶光天气清,游丝舒卷太无情。微飘帘幕当春画,乱扑亭台似雪晴。醉脸欲吹新燕弱,舞腰初软落轻花。江头点点行人泪,相逐离歌洒客程。【古乐府三首】君好锦绣段,妾好明月珠。锦绣可为服,服美令人愚。不如珠夜光,可以照读书。君好春芍药,妾好夏池莲。芍药多艳色,春风迷少年。不如莲有实,可以寿君筵。绵绵江上草,郁郁庭中柯。人生不相知,有如东逝波。食杏犹苦酸,食梅当若何?衣褐犹苦寒,衣葛寒更多。岂无千载友,肯听渔樵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