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诗人集合>任询

任询 简介

任询

任询 rèn xún

元代诗人

金易州军市人,字君谟,号南麓。为人慷慨多大节。书为当时第一,画亦入妙品。海陵正隆二年进士。历益都都勾判官,北京盐使。致仕卒,年七十。

本名任询别名
字号所处时代元代
民族族群出生地中国
出生时间去世时间
主要作品《阮郎归·人情冷暖共高低》、《永遇乐·月已中秋》、《永遇乐中州乐府》
主要成就

同期其他诗人

  • 郑光祖

    郑光祖

    郑光祖(1264年—?),字德辉,汉族,平阳襄陵(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)人,元代著名杂剧家、散曲家。所作杂剧可考者十八种,现存《周公摄政》、《王粲登楼》、《翰林风月》、《倩女离魂》、《无塩破连环》、《伊尹扶汤》、《老君堂》、《三战吕布》等八种。其中,《倩女离魂》最著名,后三种被质疑并非郑光祖作品。除杂剧外,郑光祖写散曲,有小令六首、套数二套流传。

  • 高启

    高启

    高启(1336-1373)汉族,江苏苏州人,元末明初著名诗人,与杨基、张羽、徐贲被誉为“吴中四杰”,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“明初四杰”,又与王行等号“北郭十友”。字季迪,号槎轩,平江路(明改苏州府)长洲县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;洪武初,以荐参修《元史》,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,受命教授诸王。擢户部右侍郎。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,获罪被诛。高启曾为之作《上梁文》,有“龙蟠虎踞”四字,被疑为歌颂张士诚,连坐腰斩。有《高太史大全集》、《凫藻集》等。

  • 赵孟頫

    赵孟頫

    赵孟頫(1254—1322),字子昂,号松雪,松雪道人,又号水精宫道人、鸥波,中年曾作孟俯,汉族,吴兴(今浙江湖州)人。元代著名画家,楷书四大家(欧阳询、颜真卿、柳公权、赵孟頫)之一。赵孟頫博学多才,能诗善文,懂经济,工书法,精绘艺,擅金石,通律吕,解鉴赏。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,开创元代新画风,被称为“元人冠冕”。他也善篆、隶、真、行、草书,尤以楷、行书著称于世。

  • 虞集

    虞集

    虞集(1272~1348)元代著名学者、诗人。字伯生,号道园,人称邵庵先生。少受家学,尝从吴澄游。成宗大德初,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,李国子助教、博士。仁宗时,迁集贤修撰,除翰林待制。文宗即位,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。领修《经世大典》,著有《道园学古录》、《道园遗稿》。虞集素负文名,与揭傒斯、柳贯、黄溍并称“元儒四家”;诗与揭傒斯、范梈、杨载齐名,人称“元诗四家”。

  • 行端

    行端

    (1254—1341)元僧。临海人,字元叟,一字景元,自称寒拾里人,俗姓何。世为儒家。十一岁在馀杭化城院出家。成宗大德中赐号慧文正辩禅师,主中天竺,迁灵隐。后主径山作大护持师二十年。工诗文。有《寒拾里人稿》。

  • 萨都剌

    萨都剌

    萨都剌(约1272—1355)元代诗人、画家、书法家。字天锡,号直斋。回族(一说蒙古族)。其先世为西域人,出生于雁门(今山西代县),泰定四年进士。授应奉翰林文字,擢南台御史,以弹劾权贵,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,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,左迁淮西北道经历,晚年居杭州。萨都剌善绘画,精书法,尤善楷书。有虎卧龙跳之才,人称燕门才子。他的文学创作,以诗歌为主,诗词内容,以游山玩水、归隐赋闲、慕仙礼佛、酬酢应答之类为多,思想价值不高。萨都剌还留有《严陵钓台图》和《梅雀》等画,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
书法成就

任询诗文书画俱工。真草书流丽犹劲,不让二王。山水师王庭筠、张才,得其三昧。《增补中州集》中记载:“为人多才艺,其画高于书,书高于诗,诗高于文,书入能品,画入神品。”《金史·任询传》说他:“为人慷慨多大节,书为当时第一”,可见对他的书法在当时有一定影响。一生挥毫无数,身后传世作品却凤毛麟角,屈指可数,仅有《古柏行》、《吕征墓表》等几件精品为今人睹见。事迹见《金史本传》、《保定志》、《永平府志》、《墨池渊海》、《画史会要》。任询书法集众家之所长,其字钟灵毓秀。叶昌炽《语石》中,评论他所写的《大天宫寺碑记》:“突兀奇伟,壁立千仞”。明人周天球跋《秋怀诗帖》说他“本宗怀素”。书法雄健超迈。风格在颜真卿和苏轼之间,然后人论任询书时多言其宗鲁公。如:吴其贞说:“书法雄秀,结构纵逸,盖宗于颜鲁公”(《书画记》);顾复认为:“君谟书谓其擅学平原”(《平生壮观》)等。学颜真卿,所以任询的书法作品多尚气势,当时诸多名流对他的书法雄健气息有着共同的认识。赵秉文说他的书法“‘岱宗夫如何,齐鲁青未了。’‘夫如何’三字几不成语,然非三字,无以成下句有数百里之气象。……学南麓者,当以是参之。”(《闲闲老人滏水文集》)。元好问赞其书法“行云流水,自有奇趣”、王恽于《秋涧先生大全集》中称其字在“颜(真卿)、坡(苏轼)之间。”、“豪放飞动,超乎常度”等等,都对任询作品的气势给予了充分的肯定。行书杜甫《古柏行》拓片,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藏。作于海陵王正隆五年(1160),此书精神多赖颜真卿,我们甚至可以从中找出颜真卿《裴将军》的影子。任询在金初享有大名,被誉为第一,但其作品中学古未化的问任询《行书韩愈秋怀诗》(墨缘堂藏真)(4张)题还是存在的。其实稍后的评论家也指出了任询书法中的问题。如元好问认为“学东坡而稍有敛束”(《元好问全集》)、王恽也有“其擘窠大书,往往体庄而神滞”(《秋涧先生大全文集》)这样的观点,等等,已经很明确地指出了任询的不足。就任询自身而言,放诸书法史绝对不是一流的书家,即使在金代也差强人意。然在金初,甚至与南宋书坛诸家相比较,任询书法的气势还是较为可观的,这是任询的成功处,也是他的书法的意义所在。

诗作选摘

【浙江亭观潮】海门东向沧溟阔,潮来怒卷千寻雪。浙江亭下击飞霆,蛟蜃争驰奋髯鬣。巨鹿之战百万集,呼声响震坤轴立。昆阳夜出雨悬河,剑戟奔冲溃寻邑。吴侬稚时学弄潮,形色沮懦心胆豪。青旗出没波涛里,一掷性命轻鸿毛。须臾风送潮头急,乱山稠叠伤心碧。西兴浦口又斜晖,相望会稽云半赤。诗家谁有坡仙笔,称与江山作勃敌。援毫三叫句不成,但觉云涛满胸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