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诗人集合>袁华

袁华 简介

袁华

袁华 yuán huá

元代诗人

苏州府昆山人,字子英。工诗,长于乐府。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。有《可传集》、《耕学斋诗集》。

本名袁华别名
字号所处时代元代
民族族群出生地
出生时间去世时间
主要作品《无题拟李商隐(四首)》、《广陵杂兴(三首)》、《忆昨(二首)》、《忆昨(二首)》、《客海津送郭秀才南回(三首)》等
主要成就

同期其他诗人

  • 郑光祖

    郑光祖

    郑光祖(1264年—?),字德辉,汉族,平阳襄陵(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)人,元代著名杂剧家、散曲家。所作杂剧可考者十八种,现存《周公摄政》、《王粲登楼》、《翰林风月》、《倩女离魂》、《无塩破连环》、《伊尹扶汤》、《老君堂》、《三战吕布》等八种。其中,《倩女离魂》最著名,后三种被质疑并非郑光祖作品。除杂剧外,郑光祖写散曲,有小令六首、套数二套流传。

  • 高启

    高启

    高启(1336-1373)汉族,江苏苏州人,元末明初著名诗人,与杨基、张羽、徐贲被誉为“吴中四杰”,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“明初四杰”,又与王行等号“北郭十友”。字季迪,号槎轩,平江路(明改苏州府)长洲县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;洪武初,以荐参修《元史》,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,受命教授诸王。擢户部右侍郎。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,获罪被诛。高启曾为之作《上梁文》,有“龙蟠虎踞”四字,被疑为歌颂张士诚,连坐腰斩。有《高太史大全集》、《凫藻集》等。

  • 赵孟頫

    赵孟頫

    赵孟頫(1254—1322),字子昂,号松雪,松雪道人,又号水精宫道人、鸥波,中年曾作孟俯,汉族,吴兴(今浙江湖州)人。元代著名画家,楷书四大家(欧阳询、颜真卿、柳公权、赵孟頫)之一。赵孟頫博学多才,能诗善文,懂经济,工书法,精绘艺,擅金石,通律吕,解鉴赏。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,开创元代新画风,被称为“元人冠冕”。他也善篆、隶、真、行、草书,尤以楷、行书著称于世。

  • 虞集

    虞集

    虞集(1272~1348)元代著名学者、诗人。字伯生,号道园,人称邵庵先生。少受家学,尝从吴澄游。成宗大德初,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,李国子助教、博士。仁宗时,迁集贤修撰,除翰林待制。文宗即位,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。领修《经世大典》,著有《道园学古录》、《道园遗稿》。虞集素负文名,与揭傒斯、柳贯、黄溍并称“元儒四家”;诗与揭傒斯、范梈、杨载齐名,人称“元诗四家”。

  • 行端

    行端

    (1254—1341)元僧。临海人,字元叟,一字景元,自称寒拾里人,俗姓何。世为儒家。十一岁在馀杭化城院出家。成宗大德中赐号慧文正辩禅师,主中天竺,迁灵隐。后主径山作大护持师二十年。工诗文。有《寒拾里人稿》。

  • 萨都剌

    萨都剌

    萨都剌(约1272—1355)元代诗人、画家、书法家。字天锡,号直斋。回族(一说蒙古族)。其先世为西域人,出生于雁门(今山西代县),泰定四年进士。授应奉翰林文字,擢南台御史,以弹劾权贵,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,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,左迁淮西北道经历,晚年居杭州。萨都剌善绘画,精书法,尤善楷书。有虎卧龙跳之才,人称燕门才子。他的文学创作,以诗歌为主,诗词内容,以游山玩水、归隐赋闲、慕仙礼佛、酬酢应答之类为多,思想价值不高。萨都剌还留有《严陵钓台图》和《梅雀》等画,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
个人履历

1982.08——1985.10,安徽省芜湖市交通局团委干事、副书记1985.10——1995.04,共青团芜湖市委工农青年部部长、组织部部长1995.04——1998.05,共青团芜湖市委副书记、党组成员1998.05——1999.05,共青团芜湖市委书记、党组书记1999.05——2000.12,共青团芜湖市委书记、党组书记,芜湖县委副书记[挂职]2000.12——2003.02,安徽省芜湖县委副书记、县长2003.02——2005.12,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委副书记、区长2005.12——2008.01,安徽省滁州市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,市委党校校长2008.01——2008.07,安徽省滁州市委常委,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、党组副书记,市委组织部部长,市委党校校长2008.07——2011.04,安徽省滁州市委常委,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、党组副书记2011.04——2011.11,滁州市委副书记,常务副市长、党组副书记。2011年11月,任中共滁州市委副书记2012年7月25日,南京军区发布命令,袁华还兼任省预备役师副政委、滁州预备役团第一政委。

担任职务

2013年3月27日,安徽省文化厅厅长。